发表时间:2015-12-16 收藏 投稿
阎锡山小名叫万喜,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的家庭里。父亲阎书堂,在五台山城开设“吉庆昌”钱庄,生活过得很富裕。
阎万喜十六岁结婚。婚后不久,到他父亲的钱铺里当了小伙计。在他父亲的教导下,不到一年时间,就学会了照料铺面,印钱贴子(私商发行的一种纸币),算利息,外出讨债,到市场上打探行情,以及协助父亲搞投机倒把等“本领”。过了两三年,有一次,他父亲在金融市场上买空卖空破了产,除卖掉店铺里的杂货外,还欠下了许多外债,债主们纷纷上门要钱,他父亲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最后父子俩只好连夜逃回河边村。
回村后,债主们又赶到村里讨债,父子俩眼看在村里待不下去了,便决定到太原躲债。阎万喜从他本家叔叔阎书典那里借了几个钱,又偷了继母的一副银镯子,带在身边,便与他父亲到了太原,经同乡魏老五介绍,在太原柳巷“裕盛店”当了小伙计。
有一天,父子俩走在街上,见许多人围着看告示,挤进去一看、见是山西武备学堂招生,回家后,父子俩商量了一夜,就决定前去报名。武备学堂专门培养下级军官,当时规定,凡是报考学生,必须体格强健,略通文字。阎万喜知道自己只念过三年私塾,文化太差,就想请人代考。但请谁代考呢?想来想去,他父亲想起了在山西大学堂念书的赵廉佑。赵廉佑是代县人,阎书堂在五强城做买卖时,曾与赵家有过往来,也和赵廉佑见过两次面。这次落难中,为了儿子的前途,史好硬着头皮向赵求乞。第二天,阎书堂上街买了几包点心,带了阎万喜来到山西大学堂,拜会赵廉佑。赵廉右因情面难却,只好答应冒名顶替。阎书堂父子千恩万谢地辞了出来,就象夏天喝了凉水,心里非常痛快。当天夜里,阎书堂翻来复去地怎么也睡不着。想到儿子如果考进武备学堂,毕业后就成了带兵的武官,人前该何等光彩?又想到,要是儿子当了武官,逼债的人就不敢再那样逞凶了,……想来想去,越想越高兴,越想越睡不着。后来,猛地想起,如果儿子做了官,还叫小名,“万喜”“万喜”地到处叫,实在不雅,就想给儿子起个响响亮亮的官名。但自己墨水喝得不多,想了半夜,也没想出一个满意的名字来。因为他素日迷信,就又想到该给儿子算个卦,看能不能考取,顺便请算命先生帮助起个官名。
第二天一早起来,阎书堂就跑到一家算先生馆里。算先生是一个久考不中的老童生,书读得不少,就是中不了秀才,他粗通周易,会批八字。阎书堂把阎万喜的生辰八字,告诉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认真推算了一番后,说阎万喜五行缺金,这次考试一定得中。阎书堂又请算命先生结合阎万喜的命相,给儿子起个官名。算命先生摇头晃脑了半天,经过再三推敲商酌,最后决定叫“锡山”。从此,阎万喜就改名叫阎锡山了。
到了报名那天,阎锡山办了一切报考手续,领了入场证后,就一溜小跑把入场证送到山西大学堂,交给赵廉佑,同时又重新拜托了一番。那时武备学堂初成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次又是第一次招生,根本没有交验相片,所以,赵廉佑顺顺当当地进入了考场,见试题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记》,觉得很平常,好写得很,就三两下迅速写完,交了卷子出来。发榜那天,阎锡山和他父亲前去看榜,见“阎锡山”三字名列前茅,父子俩喜欢得不知如何是好。
从此,阎锡山青云直上,先进了武备学堂,后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回国后,几年功夫,当了标统(团长),飞黄腾达,被人瞩目,二十九岁那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太原起义后,被推选为山西都督,在山西掌权近四十年。
【婴儿取名——阎锡山名字的由来】相关文章:
★ 羊宝宝取名原则
上一篇:婴儿取名——猪年生宝宝起名
下一篇:婴儿取名——也谈名人名字被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