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12-15 收藏 投稿
我国首部姓名登记单行法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以下简称《条例初稿》),已于日前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下称“双姓”)。为了防止滥用姓名权,频繁变更姓名现象的发生,《条例初稿》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办理姓名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
该消息经媒体披露后,记者采访了解到,人们普遍对双姓起名比较感兴趣,表示能够接受并愿意尝试,但是多数人提出了前提条件——父姓要放在母姓之前。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使用双姓起名可以减少重名的概率,但双姓可能会削弱我国民族特色,此外,《条例初稿》的硬性规定也与姓名权有相违背的地方,值得商榷。
双姓起名是时尚,但要考虑孩子未来的接受能力
记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达到2200万以上,由于父母为新生儿起名随意性大,导致重名的几率越来越高。采用双姓起名,无疑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公安部门起草《条例初稿》的初衷。
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人表示,用双姓给孩子起名不仅可以防止重名,也是一种时尚,这是值得尝试的。江苏省苏州市市民吴先生说,他的独生女取双姓“吴沈”,名“品书”,“吴沈品书”挺文雅的名字,可如果用苏州话读,便成了“猢狲品书”,有时候会引起尴尬。
“我老公是长子,所以我们的孩子没法跟我姓,孩子出生后,我们就折中采取双姓这种方式了。”北京市市民蔡女士告诉记者。
《条例初稿》的公开,也引起网民的热议。据新华网一名网友称,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定,从名字上去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此外,名字只是一种符号,叫什么无所谓。
大河网一名网友发表言论称,按照遗传学,应该随父姓比较稳妥。因为一个家庭的所有男性都拥有共同的Y染色体,所以古代同姓不婚是有道理的,如果采取双姓就显得比较混乱。该网友还提出质疑:如果我姓西门,老婆姓欧阳,我儿子的姓用双姓就是“西门欧阳”。如果我儿子娶了一个双姓媳妇,那我们的孙子怎么起名?
针对人们的各种不同看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派出所负责户政登记的工作人员赵秀杰对记者说,其实,目前公民起名的“自由度”已经很大,公安部门已经默认了公民对双姓的使用,但采取双姓起名时,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孩子未来的接受能力,不要因为名字的新奇而给孩子带来困扰。
据介绍,新生婴儿(包括非婚出生、超计划出生)登记户口时,依据公安部《户口登记条例》,父母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双方户口簿、结婚证及居民身份证。如果父母有比较特殊的起名需要,公安机关一般予以满足,并没有人为设置障碍。“近年来,向公安机关申请双姓或四字姓名的事情已不新鲜,且呈增多趋势。”赵秀杰告诉记者。
民俗专家:双姓固然浪漫,但可能削弱民族特色
“给孩子取名用双姓,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对记者说,“我的孩子就是用双姓起的名,我丈夫姓汤,故孩子姓‘汤贺’。我认为双姓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我的同事中也有很多采用双姓给孩子起名的。可以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比较流行用双姓给孩子起名了。”
据贺学君分析,现在一般家庭都只生一个孩子,如果生的是女孩,按照传统观念随男方姓的话,男方姓氏就不能在女儿的下一代身上得到继承和反映,女方姓氏就更甭提继承了。这样的话,可能导致某种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再生育的想法,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如果生的是男孩,女方姓氏又不能被继承。因此,双姓能使父母双方的姓氏均在下一代身上得到继承和反映,也能很好地解决“再生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健全,我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不仅从有姓无名到有姓有名,现在子女也可能随母亲姓或用双姓了。从这个角度看,《条例初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贺学君进一步解释道。
贺学君认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意思。家长在给孩子起名时,都会选择一个寓意深刻的汉字作为名与其姓结合。按照惯例使用单姓时,其后将缀有一个或两个表意的字,如郝心、李贤良,这样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期望。但用双姓起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就很难,人们不得不用加长名字的方式,达到表意的目的,而汉族人取四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双姓名字是有悖我国传统起名习惯的,如双姓“张杨”,如果取名为“张扬个性”,那显然成了一种口号,有种哗众取宠的意味。从这个层面看,
【婴儿取名———法律该怎么管“姓什么”】相关文章:
上一篇:婴儿取名———双姓命名法
下一篇:婴儿取名———「子」与崇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