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的导电材料。
2.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
铜线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棉线塑料管纸棒
手电筒记录纸笔
三.活动过程
1.手电筒的发光原理
(1)出示手电筒
问题: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2)探究手电筒的结构
a.幼儿回答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b.拆卸手电筒
电珠电池铜片
结论:光有电珠和电池手电筒是不会发光的,必须有铜片把电珠和电池连接,电珠才会发光。铜片是可以通电的导线。
2.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
(1)问题:除了铜片,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导电材料?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提供材料,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
(3)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金属都是可以导电的吗/非金属都是不可以导电的吗?
3.电池与电珠发亮的系列实验
(1)现象: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
a。幼儿实验展示
b。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2)第一次验证: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三节电池做实验,其中一节放反,电珠反而变暗。
b。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c。第二次总结: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3)第二次验证: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根据第二次的总结,幼儿自由操作实验。
b。实验结果:电池电压超过电珠负荷电压,电珠会烧坏不亮。
c。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4.延续问题:电对人体的伤害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玩手影的区角游戏时,对不同型号手电筒发光程度不一样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电池大的电量就大。”
“你们看,前面的小电珠有大小的。”
“这个手电筒装了两节电池,怪不得比较亮。”
……
电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动设计中,幼儿的所有探索都辅助于小电珠这一很好的载体,通过小电珠的发亮情况,来让幼儿感受电的神奇力量。
活动主要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试图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材进行电珠发亮实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第二环节是通过利用电池数量进行电珠发亮实验,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得出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关系的正确结论。
【大班语言教案:玩电珠】相关文章:
上一篇:大班语言教案:庆六一
下一篇:大班语言教案:我们和植物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