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去班里听了一堂随堂课语言我想飞,这一内容来源于主题《我想飞》中的第一个活动。早上到单位后进了大四班去带了一个活动(许去彩排了),因此,对这一内容也没有细细的解读过(对建构式课程也缺少了必要的详细的理解),一直到听完一遍故事,随着老师提问的步步深入,才对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一内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小纸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锲而不舍的努力着、追求着,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应该是活动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在今天的活动中,陈老师在问题设计、环节的安排上也有所体现,在课后交流中,陈老师也发现,如果在第一部分故事讲完以后的提问中,能更突出这点并让孩子来着重理解小纸人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当小纸人的飞天愿望终于实现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小纸人的心情,并为之感到高兴。在活动最后,陈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飞上天去看看月亮、星星和太阳吗?怎样才能飞上天?陈老师是希望孩子们能大胆设想,诱发一些奇思妙想,并激励孩子为了这些设想,从现在开始学好本领,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同时也是为了达成预设目标:萌生飞向天空的愿望。
但是孩子们的回答显然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而且飞上天这一理想对孩子来说,只是美好的设想,在现阶段无法通过努力来达成的。活动后我们提出,是否可以将问题改为:你有什么心愿?怎样才能实现你的心愿?引导孩子从当下实际为自己树立目标,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为之努力。
下午细细的看了主题说明,其有这样一段话:主题脉络中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借助小纸人这一象征性的童话形象,使幼儿感受到:飞上天空,看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愿望是那么吸引人,为了这一愿望可能遭受挫折和失败,可能被讥讽为傻透了,但小纸人却始终义无返顾。在小纸人形象为幼儿所认同喜爱之际,飞天理想及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坚定态度、勇敢精神、锲而不舍的行动也就潜入了幼儿心灵。如果按照主题说明中的这一要求,那么显然,活动最后我们提出修改的问题脱离了主题的目标。但是我还是觉得飞天理想是美好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在本次活动中,可让孩子着重感受小纸人的美好的飞天梦想以及小纸人为实现这一理想的不断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也应该能凸显主题的目标。
虽然主题名称定为我想飞,但在具体的每一个活动中,并不一定要显性的激发孩子也想飞,有时飞天梦想隐含其中可能更切合实际。(这只是我对这一主题的粗浅的理解)
【听随堂课语言——“我想飞”活动感想】相关文章:
上一篇:《有趣的汉字》反思
下一篇:由语言教学引发的思考和相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