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全型依恋 研究显示,如果孩子与父母间有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便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以及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这些表现是孩子内在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他将来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苛求时,能恢复到自我平衡状态所必要的素质。
2 回避型依恋 相反,一些孩子和父母之间还有很多种形式的“不安全”依恋关系存在。例如,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多,而且不能被父母关注或定期安慰。这类孩子属于对父母“回避型依恋”。研究表明,这类孩子极有可能出现被同龄人控制,不能向老师寻求帮助,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冷淡等。
3 矛盾型依恋 因为父母双方在教育上存在不一致性,有时甚至把自己的情绪状态施加给孩子,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对父母产生矛盾的感受。比如,妈妈在喂养孩子时,不确定是否可以把孩子喂好而感到焦虑,就有可能会把紧张转移给孩子,进而孩子也会从妈妈的状态中感受到焦虑。如果没有得到可靠的修复,孩子就会渐渐变得不确定是否可以依靠父母。随着他慢慢长大,可能会容易焦虑、不信任他人,但又渴望亲近他人。
4 混乱型依恋 除了安全、回避、矛盾这三种模式,我们发现了依恋的第四种模式“混乱型依恋”。调查发现,在美国5%~10%的人口中,暴力的父亲是恐怖之源。孩子大脑深处的一部分,驱使着他想远离暴力的父母。与此同时,一处新的大脑组织又驱使孩子想靠近他的依恋对象——父母,因为他想从那里得到安全和安慰。由于父母才是恐怖和混乱的根源,而且孩子除了恐惧,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和对应策略。因此孩子“支离破碎的自我意识”,也就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
上一篇:轻度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下一篇:逗孩子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