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心理咨询中心的家长都很急迫:对孩子我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就是不管用。老师,你帮忙想想办法,我的孩子说什么也不去上学。这些家长都把注意力对准了孩子,仿佛只要修理好了这个有问题的孩子,就天下太平了。殊不知,很多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孩子只是把问题表现出来而已。
早期的心理学家只对有问题的人做辅导,但是他们遇到了奇怪的现象:当治好一个病人,送回家庭后,他会重新生病;或者家庭中有另一个人生病。好像这个家庭必须得有个病人似的。
看过《中国式离婚》的朋友一定记得,宋建平和林小枫正在争吵之际,他们的儿子当当拿着一把刀出来,当着爸爸妈妈的面在小手上划了好几道,夫妻二人停止争吵,赶快送他去医院。后来,林小枫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上次你们吵架,我摔破了头,你们就不吵了。
这是孩子的逻辑,是很多问题孩子的逻辑。孩子们发现,当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之后,正在冷战的父母开始和解,讨论怎么教育孩子;当他抑郁之后,经常出差的父亲增加了在家的时间;当他逃学之后,父母开始寻找办法,开始反思:我们有什么要改变的?
在家庭中,最容易成为病人的就是孩子。因为孩子最爱家庭。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的争吵或解体无异于整个天快要塌了,既然出问题可以带了这么多的益处,孩子的潜意识里就选择了出问题,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未来。
如果你的孩子有逃学、成绩突然下降、自残、情绪低。怎样判断这些问题是家庭关系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呢?
首先,回忆孩子刚刚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家里有什么的事情发生?比如,夫妻吵架、家人生病或家庭面临什么困难等等。
其次,观察孩子问题的发展历程与家庭氛围的关系。是不是在家庭困境有所缓解的时候,孩子状况好转?如果有家人陪伴,孩子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第三,假设孩子没有这些问题,父母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家庭成员会怎样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争吵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比较这些差异,有助于发现孩子想要影响家庭的哪些方面。
问题孩子的潜意识是希望问题能稳固家庭关系,增加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帮助父母缓解夫妻间的矛盾,引起父母对他(她)的关注。
如果正在为孩子的问题而烦恼,请您抽出一点时间来反思家庭的状况,和孩子一起改变家庭关系吧。
下一篇:如何让您的宝宝“万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