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象:班里36个同学,二成有兄弟姐妹
每次出差回家,门“吧嗒”一声打开的瞬间,是张先生最得意的时刻。“爸爸,抱抱!”两岁女儿嗲声嗲气的话音刚落,六岁儿子急切地呼唤又传来:“爸爸,抱抱!”
这种被需要感让张先生很受用:“家有二宝,幸福双份!”但如何协调两个孩子的微妙关系时,张先生又经常觉得很困惑。
像张先生这样的80后独一代,已经陆续走上舞台,成家立业,承担起为人父为人母的角色。他们当中,不少人选择了生育二胎。但如何平衡大宝小宝的情感投入?又如何解决两宝的争宠矛盾?这是80后独一代父母面临着养育二胎的新问题。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两岁女儿还没上幼儿园。当他左手圈住二十斤的女儿,右手圈住六十斤的儿子时,两宝带来的教育负担在心中焦灼翻腾。
张先生知道,儿子早已过了黏人的年纪,平时怎么威逼利诱都不肯抱一抱,是女儿的那声“抱抱”成了导火索,点燃了儿子心中的小情绪,这个小情绪里包含了太多微妙。张先生以父亲的本能感觉到,这种小情绪有很大比重的负面成分,他曾动用过能想到的所有说教,但效果不理想。他有些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帮儿子驱逐这种小情绪,就像他面对兄妹俩相处的一些琐事,同样无奈。
自己并没有和兄弟姐妹相处的切身经验,却要养育一对兄弟姐妹,协调他们的关系,这对像张先生一样的独生子女家长群体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这个群体的队伍,正在逐渐庞大
比如,天长小学的丁琳老师,9月份带一年级。暑假里家访一圈后,她发现,班里36个同学,80后的年轻家长占了一半左右,而这其中,近半家庭有二胎。也就是说,一个班里,二成同学有兄弟姐妹。
在上周某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记者曾看到好几个家长,一手牵着大宝,一手抱着小宝,也有怀着小宝的妈妈来开家长会。
独生子女的成长孤独,萌生二胎意愿
对于同为独生子女的张先生和妻子吴女士来说,“再生一个”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太孤单,又有许多诸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
“小时候,无数次跟爸妈抱怨,怎么不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家里有两个小孩,一起玩耍,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大的带小的,有事情有商有量,多好。”家长Cindy说,这是她和老公打算孕育二胎时想象过无数次的美好画面。但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想象中的美好画面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却是比单宝家庭更多的纠结和困惑。
在别人眼里,吴女士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儿女双全”的妈妈。
“老公工作很忙,两宝的教育、琐事都是我管,这负担有点重,最主要的是精力分配不过来。”有了女儿后,吴女士开始做全职妈妈,虽然叫了保姆帮忙,对子女教育很上心的吴女士还是全年无休,不仅劳力更劳心。
现在,她的生活基本围绕着两孩子转。早上,敦促刚读一年级的儿子起床、吃饭,送儿子上学。回来照顾两岁的女儿,一周两次陪女儿去早教班。下午两点多出发去接儿子放学,回家监督做作业,然后陪儿子打球,吃晚饭,再监督儿子练习钢琴45分钟。
儿子在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吴女士特别在意,这几个月,她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儿子身上。“大宝这个时候太重要,不能马虎。相对来说,小宝现在教育的事情少些,就只能把小宝交给保姆照顾。”吴女士说,对大宝焦虑的同时也会对小宝心生愧疚,小宝正是对语言、活动极有兴趣的时期,也是对一些生活习惯养成的好时期,希望妈妈陪伴,要抱要玩,她却分身乏术。
怀小宝时,家长对大宝心存愧疚
“现在觉得二胎唯一一个好处,就是大孩子的幼小爱心被激发出来了。大宝心情好的时候,会陪小的玩,很耐心,但也只停留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吴女士说,女儿从出生后一直很乖巧,很少哭闹。起初,儿子没什么特别的表现,但在女儿一周岁有一定语言和行动能力、开始讨大人喜欢后,她发现大宝不一样了。“我就很奇怪,一下怎么那么作啊?
我就发现他不大愿意让,就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比如玩具、吃的东西,其实大家都有,但就是要抢,小的是出于本能,但大的就带着不好的情绪,互不相让。很明显会觉得大的过分了,但指出来,跟他说道理,很难有用,最后就发展成哭闹。”
吴女士感觉到,大宝有一种情绪,觉得这个家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愿意分给你就分给你,不高兴就可以不分给你。
大女儿读二年级、小女儿11个月的陈女士深有同感。“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说,妹妹讨厌,太吵了,对妹妹有敌意。毕竟,她是家里唯一的关注点持续了六年时间,她还是觉得,家里多了一个人,把她原本拥有的很多东西都分走了。”
陈女士经常给大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她们要好好相处,姐姐要让着妹妹,但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道理大女儿都懂,但具体到哪件事情上,做起来就没那么懂事了。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经验,只用这些口号式的语言,让陈女士觉得,说服大女儿很捉襟见肘。
大宝的负面情绪,家里多出个“抢”东西的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二胎妈妈会在怀小宝时,对大宝怀有一种愧疚的心理。
“怀孕后的身体原因,陪大宝的时间就少了,会觉得对大宝很抱歉。”家长吴女士说,之前每个暑假,都会带大宝出去旅游,为了让大宝不要有太大的失落感,在怀小宝7个月时,她还坚持独自带儿子出去旅游。“那时候已经弯不下腰,帮孩子洗澡只能跪在地上。”但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负担比,根本不算什么。
林女士发现,和同龄的双宝妈妈接触,这些妈妈几乎都会把重心放在大宝身上,小宝普遍比较受忽视。“和大宝进入入学年龄有关,小宝还处于照顾期。碰到二宝教育问题能一起讨论的朋友很少。就算一些二宝的妈妈,在一起聊,大多时候也只会聊些,你家大的最近学了点什么,成绩怎么样。很少涉及到应该怎么处理二宝关系。”
“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等小宝比较折腾人的时候,大宝已经很能搞定了,不然两宝一起折腾,疯了。”林女士说。
“另外一个担心是以后二宝发展不平衡。一个好,一个不好,一儿一女还好,如果两个性别相同,对家长对小孩来说都是个问题。”吴女士说出了她的另一个纠结。
二、建议:把两宝当成一个整体考虑
家有两宝,怎么平衡协调他们的关系?
天长小学的丁琳老师接触过不少家有二宝的独生子女家长,她发现,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养育二宝时,并没有意识到把二宝当成一个整体,而是相当于养了两个独生子女。她认为,如果能整合好二宝的关系,整体来考虑,能事半功倍。
丁琳老师分享了她遇到的一件事情。一次她去家访一户二宝家庭,妹妹还没上幼儿园,哥哥要上小学。妹妹见到老师很兴奋,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哥哥不喜欢这个老师,我要上学。这个时候哥哥叫起来了:“我喜欢的!”
“我觉得抢着读书是很好的事情,小孩都很渴望长大,在二宝家庭里,大的又比小的更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如果引导得好,大孩子能带动小的孩子。运用好合理的教育资源,对家长来说,也能减少工作量。”
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说,虽然没有特别统计过,但了解到有二宝的家长不少,而且经常会在家长会上看到有大肚子妈妈。
王校长说,有一个问题是家长的某些做法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但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而且家长以自己的教育理念考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孩子并不了解。“沟通不对称就会产生误解,所以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尤其在二胎家庭中,很需要加强。”
批评大宝时最好不要当着小宝的面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滕燕,多年来从事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她接触过不少有二宝的家庭:“大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比较多,最主要是觉得失落,不被重视。”她曾遇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8岁的姐姐,有一个3岁的弟弟,姐姐非常讨厌弟弟,经常用语言、行为攻击弟弟。
但攻击行为并没有让她开心一点,她自己的情绪也非常差。这种对弟弟的厌恶情绪,甚至还波及到了学校,她讨厌所有的男生,对她整个的人际交往都有了严重影响。
对双宝情感的平衡,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滕燕提醒,要根据孩子的个性调节。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宝做的不妥,一定要单独和他谈,而不要当着小宝的面,当着小宝的面通常会让大宝更加难以接受并心存误解。
滕燕还注意到,很多家有二宝的家庭,由于养育的压力大,找了祖辈帮忙。但三代同堂也会随之带来问题,比如父母有很强烈的平衡双宝的意识,但祖辈却毫不掩饰对某个孩子的喜爱,这会打破父母建构起来的家庭情感平衡。这个时候,就尤其需要家长做好调解工作了。
【生二胎队伍正逐渐强大】相关文章:
★ 二胎需要孕前检查
上一篇:兄弟间会形成竞争关系
下一篇:三位虎妈的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