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宝一同到来的,是我们心态上的一些微妙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我们对待老大和老二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乃至整个生活状态。所以,及早把愧疚、均等、比较、紧张这些词语从你的字典里删掉,构建好一个相对牢固的心理基础,对你和孩子都很重要。
一、放下对老大的愧疚心理
妈妈“爱宝儿”的烦恼:我不知道自己这种心情正不正常,自从怀了老二后,总觉得对不起老大似的。我觉得生了老二后肯定会把心分一部分给老二,对老大可能就不能像原来那样照顾得那么周到了,老大应该会很失落。我的大儿子3岁半了,特别可爱,想到他以后失落的样子我就很担忧。不知道有经验的妈妈当时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呢?
很多两个孩子的妈妈都会有一种愧疚心理,特别是对大孩子。第二个孩子到来以后,她们认为将不能像以前一样只陪着他,心里只想着他,会使大孩子的幸福生活打折扣。但是,得与失永远并存的,当你的大孩子失去了你一部分关注之后,他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主动探索的机会;当他从此不能独占房间和玩具的时候,他会比同龄的小朋友更快地学会让步和分享;当他需要通过争取才能获得你的陪伴时,他已经不是那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他在实践中懂得了付出才有收获,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反而比以前更强。
他也许真的比以前少得到些父母的关爱,但是与此同时他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手足之情,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陪伴者又多了一个。所以,父母们不要纠缠于愧疚以及由此而来的补偿心理,只要陪着他爱着他,一起面对生活的变化。
二、不要事事追求“均等”
妈妈“豆豆和小可儿妈妈”的烦恼:我是在多孩子家庭长大的,小时候总觉得妈妈偏心哥哥,为这个事流了很多眼泪。现在自己当妈了,就提醒自己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去玩的时候就带着一起去玩,买东西的时候也总是买双份,但孩子偶尔还是抱怨不够公平。慢慢的我感觉这样太累了,毕竟哥哥能玩的项目和妹妹能玩的项目不一样,顺了哥哥的心意觉得对不住妹妹, 顺了妹妹的心意又怕哥哥玩得没意思,哎,当人家爹妈真难啊!到底该怎样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不觉得被忽视,然后父母也不累呢?
“均等”不是绝对的平均,应该是动态的,依据情况而定的。比如,分面包时你给3岁的孩子3片、1岁的孩子2片就是均等的,这正好与他们的胃口相当。同样摔倒了,你对大孩子说“站起来,拍拍尘土,没有关系”,而立刻抱起还不会走路的老二,虽然处理方式不同,但对他们来说也是公平的。你的均等应该是依据孩子的年龄,建立在孩子的能力、喜好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的。
此外,你不必事事追求均等,因为你会越来越无法达成完满的结局,就事论事、因地制宜地处理问题就可以了。当然,你的操作方式不应该你对每个孩子的爱和责任。
三、警惕比较心理,鼓励孩子发挥个性
妈妈“漂流瓶”的烦恼:以前没生老二的时候,我很爱大宝的,虽然学说话慢一点,但还是觉得自家的娃就是比别人的好。年初的时候生了个女儿,小家伙特别讨人喜欢,聪明可爱,学走路、学说话都很快。而老大现在三岁了,调皮捣蛋不说,叫自己擦下鼻涕都擦不干净,我看着又心疼又生气,怎么老大这么笨呢!现在整天和女儿待在一块,感觉和老大越来越不亲,婆婆说我偏心老二,但是我怎么会偏心呢,都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唉,怎么办?
有了两个孩子,你会不由自主地比较。谁学走路更快,谁学说话更早,谁长得更像你,谁更乖巧听话。有机会比较,是两个孩子的父母拥有的特殊待遇。不过,你一定要警惕比较带来的不好的心理变化。
如果你只抱着分辨每个孩子的心态在比较,那么就当做陪伴孩子成长路上的调味品。如果你会把差异看成差距,并且因此给孩子定性或者对他们进行评价的话,你必须要控制自己了。
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孩子可能比老二调皮,但是他将来可能更能够承受挫折;老二可能学东西很快,一下就学会了,但是憨憨的大孩子可能更懂得心疼和孝顺你;所以不要从很小的方面去否定你的孩子,事情都有相反面,如何发现他们的差异和特长,鼓励个性,才是你最需要做的功课。
四、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
妈妈“月亮画问号”的烦恼:家有两宝,大宝是女孩三岁半,二宝男孩二岁。俩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老抢东西,然后姐姐会打弟弟,弟弟就还手,我赶紧把他俩分开,不让弟弟跟她玩了,她还特委屈,我又要哄她。后来姐姐就不打弟弟了,改成两人对吼,姐姐还跟我们告状,“他掐我的胳膊了”“他抢我的车了”“他抓我的眼睛了”。成天要处理他俩的问题,头痛得很,请各位支招。
如果说,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你尽可能要求自己放松的话,养育两个孩子时你就有必要强迫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一方面是因为一如从前的事无巨细会让你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两个孩子在一起会起到互助成长的作用,他们间的互动会比成年人的插手更有效。
孩子间的相处更加直接和单纯,好的不好的都会直接表达。有时候成人的处理方式,未必适合他们。而且你直接干涉,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成长机会,你直接帮他们完成了这个过程,他们只学会了制造问题,还没有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留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你可能会发现,他们成长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好,以至于你可能还要反过来跟他们学习。
【放下对老大的愧疚心理】相关文章:
★ 巨大儿的3个危害
★ 国外的高效胎教
★ 先学爱的方式
★ 跟愧疚心理说拜拜
下一篇:生二胎别忽略了老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