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日后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个个特定的情景,把老道理与孩子的行为结合起来,使之浸润在“孝、礼、勤、诚、耻”之中,感受美德就在身边,在亲力亲为中逐渐使自己的品行高洁起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很多古老的国学经典,在今天看来,仍然适用!场景1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点击查看详情
会说话和词汇量,不少父母当然关心的是前者。可是当孩子掌握了“东张西望”、“筋疲力尽”等词汇,他的语言就会更生动,与人交流的效率也会更高。案例:儿子隆隆学说话真是个令人吃惊的过程,好像昨天他还只会叫“妈妈”,而今天他就会蹦出一些词,甚至一些短句,连我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我不禁感到欣慰,因为从此以...点击查看详情
一提“交往”,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群孩子一起快乐地游戏”。但其实,跟人说话是一种交往方式,听人说话也是一种交往方式。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点击查看详情
父母经常会下意识地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小宝宝的言行举止,就会生出很多不必要的担心,甚至反而妨碍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比如我们中华民族,最讲究谦虚,反对骄傲与自大,生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小宝宝对自己的外表、能力等表现出带夸大成分的肯定时,爸爸妈妈就会担心他“是不是太自恋啦”,会去纠正他的这些做法,甚至对此...点击查看详情
心理学研究发现,IQ(智商)其实遗传的成分并不大,极端的天才和极端的蠢材在人群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生智力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但通过后天的培养,这些智力平平的人的成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培养得好,他们中间会出现非常出色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相反,那些天赋异秉的天才宝贝,在后...点击查看详情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性别的差异需要有不同的养育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当你把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并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女孩总是希望寻找一个面孔,然后盯着这张脸看,而男孩则容易被一个移动的物品所吸引,如一辆小汽车。可以说,性别带来的差异表现从出生就开始了,因而父母应该看见并接受这种差异,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点击查看详情
渔夫看到船边有条蛇,口中正衔着一只青蛙。渔夫动了恻隐之心,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了出来。但渔夫又为蛇将挨饿而难过,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几滴。蛇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重获新生而高兴,渔夫则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快乐。他想,这真是皆大欢喜!没料到,仅仅过了几分钟,渔夫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点击查看详情
童童刚刚4个月,都是童童妈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很少出门。前两天,童童妈带他到社区广场玩一会。刚开始见到那些可爱的小宝宝们,童童还是挺兴奋的。可过一会,一位社区的奶奶抱他时,他竟然哇哇大哭,还一直朝妈妈那看。童童妈感到很诧异!宝宝这么小,不会就是认生吧?该怎么办呢?认生,不奇怪几乎每个宝宝在一段时期都会...点击查看详情
什么样的妈妈更容易带出聪明的宝贝呢?答案是:善于观察的懒妈妈。懒妈妈手懒、嘴懒,但脑子和眼睛一点都不懒。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插手不唠叨,给宝贝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去自己探索。平日里,懒妈妈总在忙自己的事,好像顾不上孩子似的,孩子的小手还不利索的时候,就要试着自己穿袜子、脱裤子、解扣子,有时费了老半天...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