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幼儿较难掌握。本课的设计(听听-----说说----玩玩----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并初步学唱《欢迎歌》。2、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2、在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体验同伴互助与合作获得的快乐。2、能根据乐曲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地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3、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并表演律动。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2、...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学习唱出两句"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2、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学习用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羞答答的样子。3、体验并表现好奇、害羞的情绪。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事先玩过"眼睛藏朋...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背景在“各种各样的布”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布,了解了布的特性,尤其对丝质布的色彩、图案、飘逸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拿着布条跳舞。能让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彩色布块制作绸带舞,不仅能使幼儿初步了解彩绸飞舞的传统中国舞蹈,还能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协...点击查看详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帮助幼儿记住十二生肖小动物的排位并大胆的演唱歌曲。2、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表演和游戏,让学生熟悉这12种小动物的形体特点,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更加热爱小动物。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完整连贯的唱出歌曲。2、感受3/4拍节奏。3、演唱中注意衬词“哟哟”要轻声唱,顿音要唱得跳跃。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山、树、花、草背景图,蜗牛图片,录音机。活动过程:1、发声练习:咿呀儿哟...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十月份班内开展了“大中国”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火箭,从中华健儿勇夺奥运奖牌到我国的名胜古迹,从国粹京剧到剪纸……孩子们的发现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多。这段时间,孩子们看了电视《李小龙传奇》、《少林寺传奇》后,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让孩子们更...点击查看详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包粽子》,从而表达对江南的真挚情感,并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知识。2、通过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3、通过看、听、唱、动等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江南的名胜、民俗有一定了解,鉴赏能力有所...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