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多角度欣赏物体排列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2.初步学习按照物体特定规律排序,如:ABC、AABBCC等重复排列,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3.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活动目标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体验分享的快乐。4.引导幼儿...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活动目标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3.使幼儿学会...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活动目标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屈.老师.教案网出处]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发展幼...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由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小班幼儿应具备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我们小一班孩子最近在户外及活动室活动时经常会出现关于对上下、前后灯方位词的言语,《纲要》中也指出“活动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生活,贴切幼儿生活”基于对小一班幼儿已有经验的观察,我决定开...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认识红色和黄色。2.能按物体的颜色配对。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良种颜色的花若干。2.红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4.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5.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活动准备: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活动过程: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活动过程:一、拼图游戏出示大...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巩固认识5以内的数字和数序,进一步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2.能听清要求并按要求活动。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立体数字1-5,5以内数量的物体卡片若干。活动过程:1.叫醒数宝宝...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