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2、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条、1条……;1条、1条……合起来是许多。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4、能正确说出什么是1个,什么是许多。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小动物图片若干,小鱼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去郊游》。...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活动过程:1、用变...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遵守操作规则。2.能不受干扰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熊猫举重木偶(身上隐含着7以内的数量)、青蛙呱呱偶各一个;人手一份1-7...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数学课枯燥乏味,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提不起兴趣。当拿到《蜈蚣叔叔的袜子》这个数学绘本时,我就被它的故事内容、画面所吸引,因为这个故事幽默风趣,又有很多数学元素在里面,比如排序、单双数、一对一对数、比多比少、规律等等,特别是给小蜈蚣穿袜子时,让幼儿尝试自己排序涂色,整个操作,趣味性强,又让...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音乐律动表演活动中,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我让幼儿排成一排,从一开始报数,然后我请单数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们问我:“老师,什么事单数啊”?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还没有单数这个概念。《刚要》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2、操作课件,学习用">""""""""""""...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意图: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是从数数开始的。“数数”是一个外延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按照自然数列的顺序与客观事物的每个个体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清点的过程。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买水果篮》。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生活,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富有情节的游戏,在轻松的环境中,...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理解白昼与黑夜的含义。2.能正确运用白昼与黑夜的时间词汇。3.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白昼黑夜》挂图、《白昼黑夜》游戏卡(见教具盒)。◎《白昼黑夜》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活动过...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2.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习惯。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能听声音辨别5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按照听到声音的数量找相应的点卡。活动准备:1.贴有...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