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的图片和实物。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胸前有袋袋的黄、绿色肚兜,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对应的食物小图片若...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够辨别两样物品数量是否一样多。2.对数学产生探索欲望。3.能搞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跟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操作。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难点:会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活动准备数字卡片1—3各...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目标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点击查看详情
教学目标:1、教师给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片。教学过程:1、初步认识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师:小朋友,今天图形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谁来了?幼:想。师:出...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办家家”是幼儿爱玩的游戏,最近我时常发现我班小朋友经常三个人在一起玩“办家家”游戏。于是,我借此机会组织一次“喂娃娃”主题活动,幼儿可以亲自动手喂娃娃,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自己的能力,体会到一种自我发现的价值。在动手喂娃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有机融合各教案内容,提...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这节内容是幼儿小班数学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4.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5.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对物体进行排序。2、在游戏演示、操作比较中了解比高矮的前提条件。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中的快乐。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已进行过3以内的大小、长短物体的排序;小鸭小鸡、小猫图片;操作排序卡、娃娃等。活动过程:(...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在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中,尝试4以内的点数。2、积累区别上下方位的经验,乐意表达。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汽车开来啦》。活动过程一、感知数量1。1、情境一:大汽车开来了。师:小朋友们,...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