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在日常活动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34岁的幼儿已经进行点数、计数活动,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办家家是幼儿爱玩的游戏,最近我时常发现我班小朋友经常三个人在一起玩办家家游戏。于是,我借此机会组织一次喂娃娃主题活动,幼儿可以亲自动手喂娃娃,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自己的能力,体会到一种自我发现的价值。在动手喂娃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有机融合各教案内容,提高感知能力...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兴趣是影响幼儿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大胆的尝试,积极创造,将已获得的知识发挥和利用。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比较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必须强调游戏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一些...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里外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2、进一步感知5以内...点击查看详情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教学过程: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认识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活动重点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活动难点认识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活动准备《小朋友的书数学.》数字卡片15活动过程一、理解物体数量的递增关系1、教师在黑板上逐行摆上1、2、3、根木棒。2、说说2比1多机,3比2...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观察实物饼干的形状,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特征。2、在找朋友的情景中萌生给饼干分类的兴趣。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具:一盒饼干,里面有各种形状的饼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标志、分别为橙色、玫红色、大红色(标志上勾勒粗浓的黑边)、一部玩具电话、大纸盘学具:人手一份饼...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2、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活动准备:外形比较相近、有大小区别的5块石头,大小不同的纸张,幼儿活动材料《数学》插页1中的《石头路》。活动过程一、石头比一比。1、铺好纸张,将5块大...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这节内容是幼儿小班数学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重点难点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2.让幼儿在掌握大和...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差,对于集合和分类没有概念。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2.学习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3.训练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2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红、黄、蓝3种的积木,每人一份。)3盛放积...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