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观察指令,发现事物在大小、数量、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能按照指令要求,做相应的操作。【活动准备】1、神奇的魔法机器PPT课件。2、幼儿操作材料:记录表人手三份。【活动过程】一、生活导入。出示叮当猫。这个叮当猫你认识吗?它会干什么?(变魔术)二、研究魔法机器,认识会变大小的指令牌...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在挂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统计每月过生日的人数。2、在统计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统计和比较的经验。【活动准备】1、大挂历(1-12月份)张贴于活动室周围。2、小统计表、记号笔人手一份,人手一张贴有照片、写有自己生日的小卡片一张。3、教师用的大统计表一份、生日装饰墙(十二个月用十二个美丽蛋...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形与色的对应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能够使幼儿有条理地分析问题;3、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形色对应能力。【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鸭子和小鱼的实物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颜色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鸭子和小鱼的实物卡;2、画有轮廓图的白纸若干张,彩色纸条若干,油画棒...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活动准备】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学习按图意编题列出算式。2、复习6的组成,学习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法运算。3、在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图片一副、算式卡片、幼儿人手一份练习纸、笔。【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游戏:对数二、学习6的加法1、出示一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内容。师:春天来了,鸭妈妈带...点击查看详情
【教材分析】送牛奶的工作也是幼儿最常见的职业之一,运用这样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开动脑筋的同时,自然引出“门牌号码”的概念。运用幼儿可能想到的方法之一“打电话”引出501室,组织幼儿讨论它的意义,最后帮助幼儿明确概念。高层建筑也是现在的孩子经常会接触到的。相对而言高层建筑的门牌号码要复杂得多。让幼儿在明确...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能完整的讲述句子。【活动准备】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活动过程】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2、游戏—找...点击查看详情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有关注春天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观察、比较能力。2、能寻找合适材料测量花包菜的高度。3、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表达测量的结果。【活动准备】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找好室外观察测量的场地,在合适位置摆放笔、纸、板以及浆糊、胶带、钉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块,两盆花包菜。【活动过程】一、引发测量兴趣。...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