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对区分左右的认知能力还是很模糊,常常不清左与右。通过实践活动,实际操作,能让幼儿对此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与认知。活动目标1.能以其他事物为参照物区分左右,体验左右的相对性。2.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2、提高幼儿观察、比较能力。3、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每人8根小棒(6根一样长,2根一样短)、几何图形片、拼图二幅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激发幼儿兴趣。T: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活动过程:一...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众彩纷呈、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有内在的规律。大班的孩子虽然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可是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在节日里,他们看到街上按红、黄、绿得规律排列着一串串气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有规律地变化。这些都是他们的直觉感受,还...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了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分解、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操作、记录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分解、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实施策略及方法考虑到学习...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活动...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意图:排序活动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及能力,排序活动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或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有顺序地排列起来。基本的数概念、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等。活动目标:1、感知彩旗排列的顺序,并乐于用正确的语言表述。2、复习AAB/ABB排序,尝试感知新的排列模式ABA。...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活动过程:一、...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思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不一样的车牌》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街上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长就拥有私家车,孩子对车是越来越熟悉,在平时,孩子间对车也讨...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有关注春天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观察、比较能力。2.能寻找合适材料测量花包菜的高度。3.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表达测量的结果。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找好室外观察测量的场地,在合适位置摆放笔、纸、板以及浆糊、胶...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