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活动目标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3.让幼儿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结合大班幼儿本学期在学习量的守恒和面积的守恒课程的情况下,把本节课作为一节课程的活动延伸,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等分的方法。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2.增加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感受学习乐趣。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本班由大班和中班的幼儿组成的,都是农村孩子。对他们来说在学校的任何东西都是陌生的。除了学校之外没有任何语言环境,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学校尽量让他们多读,多听,多说,多看。游戏为主,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放方法启发他们让他们觉得学校使他们最快乐的地方。活动目标1.通过做游戏讲述课,提高学生...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在前些阶段,本班幼儿已经学习了4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幼儿学习并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在《5的组成和分解》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孩子都长高了不少,排队每个都在比较高矮,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设计了数学课——测量活动目标1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2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3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2.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规则。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0把椅子(椅背上有1-10的数字),头饰(数字1-10)。活动过程:1.引出游戏--捉迷藏,并介...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两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2.发展幼儿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具: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项链2~3串,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实物。2.学具:幼儿收集的各种水果(葡...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2、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3、...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我园很多幼儿都很喜欢玩“掷猫眼”的游戏,所以,我把他们的这个游戏,搬到数学课《比较远近》里。活动目标1、培养对测量活动的兴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2、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远近。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