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针对本班幼儿不认识钟表,对时间概念模糊,特设置了适合大班幼儿喜欢的儿歌、画画等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中认知时间。活动目标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2、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3、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在设计课时,我特别选用孩子们熟悉的猴子,桃子。我发现孩子们兴趣很高,并且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戴上头饰后有的孩子居然也像小猴子一样蹦跳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和许多的关系。2、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3、培养幼...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2.认识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计数方法,知道用条形图进行统计更清楚。3.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记录纸每组两份,每份4张;记号笔2.4个橱子...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背景: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对对称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孩子们却没有接触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对称,通过动手、动脑,判断是否对称,感受对称的美,设计了这节活动。活动目标: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尝试编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2.幼儿会根据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学习看图列应用题。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课件、《幼儿画册》第3册第55页。活动重难点:用三句话讲出题意,尝试用原来有...点击查看详情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分法。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材料: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设计背景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多种间隔。于是便设计了“找一找、排一排、说一说、摆一摆”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整合日常活动经验,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点击查看详情
活动目标:1、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