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感染患儿多数伴有感染性疾病,控制感染应作为治疗常规措施之一。选择药物时慎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常选用水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防治肝素:DIC确诊或高度怀疑时立即应用。首剂1毫克/千克体重,6小时后按0。5-1毫克/千克体重给予,若病情好转,改为8小时1次,逐渐停药。潘生...点击查看详情
热毒蕴郁,气滞血瘀发热,面赤,烦燥,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鼻窍出血,血色鲜红。舌紫红,苔黄,指纹紫滞。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栀子各5克,人参3克,川芎、丹参、红花、茯苓各5克,黄芪7克。发热伤阴者,加玄参、麦冬,大便秘结或不畅者,加大黄、槟榔:伴有感染性疾病者...点击查看详情
治法温补睥肾,行气活血。方药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人参3克,附子4克,黄芪7克,桂枝3克,茯苓、白术、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各5克。肿甚,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气阴不足者,加麦冬、五味子;咳嗽痰多或大便稀溏者,合二陈汤。寒凝气滞,瘀血内阻面色紫暗,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多限于臀、小...点击查看详情
复温轻度患儿:可用缓慢复温法,先将患儿用温暖褓包裹置2425℃室温中使其自然复温。待体温上升至35℃(2时置暖箱或加用热水袋。暖箱温度自26℃开始,4~6小时内逐渐调节至30一32℃,约每小时时提高箱温1℃。切忌加温过速,否则体表温度上升太快,外周血管床增加,心肌功能不能适应,以致内脏血液供应不足,...点击查看详情
一、新生儿硬肿症症状新生儿硬肿症是在新生儿时期发生的周身或局部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并伴有体温低下。生活能力降低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室温过低。保温不良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也可在感染。产伤。窒息之后发生。本病大多数在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如下。四不症吸吮无力,...点击查看详情
九、自身免疫性1、红斑狼疮自身免疫为主要机制。但遗传因素、日光、雌激素、病毒感染也均有一定关系。2、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3、Behcet综合征可发生多形红斑。十、先天性遗传性1、新生儿中毒性红斑2、先天性鱼鳞病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十一、原因不明1、单纯性环状红斑。2、匐行性环状红斑。3...点击查看详情
六、物理性因素1、火激红斑长期受火烤、热敷、红外线照射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所致。2、冻疮红斑长期寒冷小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循环不良,发生紫红色水月性红斑。3、光毒性红斑为强烈日光照射。时间较久,引起的皮肤损伤性红斑。4、光变态反应性红斑接触沥青、煤焦油,或服光敏性药物,如磺胺...点击查看详情
一、病毒1、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由飞沫经呼吸道及眼结膜传染。2、风疹风疹病毒引起,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发病。3、幼儿急疹最近证明为人类疱疹病毒传染,呼吸道传染。4、传染性红斑目前已证实为人类细小病毒经呼吸道传染。5、埃可病毒皮疹呼吸道传染。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传染引起,飞沫传染或直接接触。7...点击查看详情
斑丘疹是指斑疹和丘疹同时存在.此外,还有结节性红斑,系暗红色丘疹,突出皮肤,有较硬的结节,指压疼痛。鉴于小儿常会出皮疹,以下介绍小儿常见病毒性皮肤病的斑丘疹特征:1、水痘:出疹速度较快,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点击查看详情
病因:斑丘疹可见各种病原体的感染、药物过敏或过量中毒、其他过敏变态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治疗护理:1、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和海鲜;2、避免太烫的水洗澡;3、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皮损面积扩大,或引起继发感染;4、不要自行用药治疗,某些药物中可能含有激素而对皮肤副作用较大。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合理治疗。...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