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胰腺炎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如果产后摄入高脂肪、高糖及高蛋白饮食过多,就为胰腺炎的发病开了绿灯。然而近几年,在产褥期发生胰腺炎的病例并非少见。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平均发病年龄约为25岁,一半以上的患者年龄小于30岁,这与一般普通孕产妇的年龄构成比大致相当。既往认为...点击查看详情
产后部分产妇会发生排尿困难。有的是膀胱胀满,积尿已达500~1000毫升,而产妇并无胀满需要排尿的感受。另一种情况是产妇感觉膀胱胀满,急欲排尿,但苦于努力无效,不能自行排出尿液。这两种情况均属排尿困难,都会影响子宫收缩复旧,增加产后出血及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是最好在产后6~8小...点击查看详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患心脏病的产妇认为,只有孕期和分娩时才有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往往忽略了产后预防心力衰竭的问题。其实,这种认识完全是错误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妇女在产后6~8天内,尤其是产后1~3天里,仍存在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此,患心脏病的产妇产后更应该注重保健问题,预防心脏病复发。保证产妇休...点击查看详情
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内脏器会导致肾盂、输尿管积水。临产时胎儿先露部位。对膀胱形成压迫,产后常见腹壁松弛,膀胱肌张力减低,对内部张力增加不敏感等症状。由于分娩时胎儿先露部位的压迫,膀胱肌肉收缩功能障碍或尿道外口、阴道、会阴创伤疼痛,反射性地使膀胱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甚至不能自解小便而需要导...点击查看详情
如果发生了尿潴留,加之产后机体抵抗力差,女性尿道又短,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故要及时进行处理,其措施有以下几点:作好产妇的思想工作,解除排尿怕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排尿,树立自信心。鼓励产妇起床自解小便。多数产妇不习惯于床上或床边便盆解尿而引起尿潴留,此时应上厕所小便。产后初次起床要当心...点击查看详情
产妇的心排血量(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在生产的第1和第2产程开始增加,产后因胎盘消失及周边组织间血液回到血管,促使多余的液体回到循环中,短时间内心排血量更高,之后心排血量降至生产前的40%,而2~3周可恢复到孕前状态。妊娠期,新妈妈心排血量增加是血液循环系统最主要的变化,一般...点击查看详情
大多数正常分娩的新妈妈,因产后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体内血红蛋白浓度会有所上升,可以达到正常水平。而有少数新妈妈由于产时出血较多,如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等,可引起产后贫血,以往就有慢性贫血病的女性,产后贫血就会加重。产后贫血致使新妈妈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产褥期感染、发热等疾病,这会使产褥期延长,身体恢...点击查看详情
产后出血是指在产后24小时内出血大于500毫升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大于400毫升的情况。通常分娩过程中,随着胎儿的分娩与胎盘的剥离,会有一定的血液流出,这是正常现象。不过随着分娩而产生的正常出血一般在100毫升左右,如果出血量超出了这个范围,则需要提醒产妇注意。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儿的分娩是通过子宫的收...点击查看详情
如果分娩后恶露不下,或所下甚少,致使浊瘀败血停蓄,可引起腹痛、发热等症,称为恶露不下。其防治方法:1、注意观察恶露的性状:恶露一般可持续20天左右,若恶露始终是红色,或紫红色,有较多瘀血块,其量不减,甚至增多,时间超过20天或所下极少,均属于病理情况,应引起注意。2、若分娩时产妇感受寒邪、过食生冷引...点击查看详情
产妇一般在产后46小时内会自行排尿。如果产后7小时产妇仍不能自己小便,就称为产后尿潴留。尿潴留的产妇,有些是膀胱已胀满,但毫无尿意;有些虽有尿意,但排不出来。这主要是分娩时胎头压迫膀胱而使之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等所致;有些产妇是因会阴部伤口缝合处疼痛,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不能自行排尿;也有...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