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部在生理解剖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它的前面是尿道,后面是肛门,中间是阴道,局部皮肤常被尿液、阴道分泌物浸润,容易污染,产后分泌恶露,月经纸垫与外阴摩擦,易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加之产后抵抗力低下,常因局部皮肤损伤和产后调养失当,引起细菌的感染而发炎。防治方法:后经常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大小便后用...点击查看详情
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因此,即使在怀孕后期,也应坚持适量运动。在每天起床前,先活动脚趾,再活动脚和四肢,然后下床。产后第一周内是栓塞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点击查看详情
出现子宫脱垂,患者会感到下腹、外阴及阴道有下坠胀感,并可有腰酸背痛,久立或劳动时这种感觉更加严重;若病情继续加重,严重者影响行动。如果子宫脱垂的同时,还伴有膀胱膨胀,往往会有尿频、排尿困难或尿失禁。若子宫脱垂兼有直肠膨出,还可以出现大便困难。属于早期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会...点击查看详情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口服止痛片,或取山楂100克,水煎加糖服;用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轻揉...点击查看详情
产褥感染,即俗称的月子病。它广义上是指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凡是妇女在产褥期中由生殖器官被感染而引起的一切炎症,统称为产褥感染或产褥热。妇女在妊娠和产后,体力下降,身体虚弱;子宫腔内原胎盘的附着部位遗留下一个很大的创面;子宫颈、阴道和会阴部也可能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容易导致感染。此外,产前性交、感冒...点击查看详情
产妇产后阴道内要流出一定的血液、分泌物、粘液等物质,约2周左右流出物减少或停止流出,这种产后流出的混合物称为恶露。如果长时期从阴道内流出上述物质或其他腥臭液体,则为恶露不尽。产后恶露不尽,应请产科医生诊治。为了配合治疗,使病情迅速好转,可在家中用些简便的饮食疗法:赤豆煎汤作茶饮用。红糖加茶叶少许,作...点击查看详情
女性会阴位于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这一特殊部位,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染,而且产后又有恶露,非常易于发生感染,使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新妈妈们在产褥期一定要注意护理。注意饮食术后1周内,最好进食少渣饮食,如牛奶、藕粉、蛋汤、米汤、稀粥等半流质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便秘时,多吃些香蕉有利...点击查看详情
通过观察恶露的性质、气味、量及持续时间,可以了解子宫复原情况及其有无感染存在。如果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量多,常提示胎盘附着处子宫复原不良或有胎盘、胎膜残留,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且为脓性或有臭味,表示有官腔内感染。产后随着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黏液、坏死的子宫蜕膜组织从阴道...点击查看详情
如何让刚生完宝宝的妈妈平安度过产褥期、如何保持产后健康成为产妇及其家人比较关心的话题。产褥期有一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早期活动有利康复早期下床活动对产妇非常有利,正常分娩的产妇一般卧床休息6~8小时后即可坐起。起床动作不要过猛,分娩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如果产妇有合并症或剖宫产,可推迟几天下床。早期活...点击查看详情
产妇一般可多吃流食或饮料,在产后46小时主动排尿一次,便可预防尿潴留。如果发生了尿潴留,则可采取如下的措施:自己坐起小便,建立自己排尿的信心。用温水冲外阴,或以流水声引起尿意。热水袋敷下腹膀胱部位。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mg.或氯化氨甲酰胆碱0.25mg,促使膀胱收缩。理疗或服中药。留置导尿24小时...点击查看详情